博客來e-coupon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評價
網友滿意度:
看書是一個最快增加"經驗"和"想法"的方式
你想過的、不曾想過的,
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把不一樣的體驗分享給大家
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的原因~
但是讀書真的不能挑食,偶爾各式各樣的書
都要稍微看一下,才不會說在些關鍵時刻
缺了判斷的依據或概念>_
像是這次看了覺得很有收穫的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就會是我想推薦給大家的書~
不知道就偏好而言看官喜不喜歡呢?
畢竟也要有愛才能把書看下去嘛!XD
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
加入@Line粉絲團就能夠輕鬆拿~
推給大家試試看囉;) 博客來e-coupon傳送門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國小南一新超群自修國語一上(106學年) ![]() |
國小南一新超群評量國語一上(106學年) ![]() |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司馬庫斯(Smangus)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後山,屬於泰雅族的馬里闊丸群,地理位置遙遠,直到1980年始通電,不僅是台灣最晚有電的地方,也是唯一實施社會主義式合作共生制度的部落。族人堅持回歸泰雅族共享傳統,猶如面對資本主義與原住民邊緣化處境的拉鋸與對抗:一面是部落口語文化傳承與認同;另一面是無所不在之現代媒介的影響與滲透。
本書從作者2009年投入拍攝紀錄片之跨文化的「遭遇」(encounter)為起點,以民族誌研究者深入田野之第一人稱的內觀經驗,構連外觀的理論與分析,書寫部落歷經口語、書寫、電子文化之媒介化口述歷史,並描繪族人如何「守住泰雅的聲音」之行動者身影。
這不只是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也包含讓你、我思考的線索。
作者介紹
曹琬凌
長期擔任記者、電視新聞雜誌與紀錄片製作人,近年專注紀錄片創作,並且自我沈澱拓展學術能力,於世新大學取得傳播博士學位。熱愛影像紀錄,關心鏡頭前後互動的人與人情,更相信紀錄片帶來改變的力量。
紀錄片作品包括公視《返家八千里 黑面琵鷺》(2009)、《司馬庫斯》(2011);《商業周刊》首部院線紀錄片《台灣黑狗兄》(2013),以及擔任《老鷹想飛》(2015)製作顧問,並主筆撰寫雜誌封面故事「消失的老鷹」,榮獲亞洲卓越新聞獎之卓越環境報導獎。
因為多年與司馬庫斯部落交往互動,馬賽頭目取了泰雅名字「Waring」,中文意思是「打包」,並有「整裝待發」的意義。此一寓意深長的名字,猶如人生的隱喻,形容我們不斷把過去的經驗打包,接著整裝出發。這本著作即是個人將紀錄片延伸為學術書寫的重要歷程,既是終點,也是起點。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目錄導覽說明
第一章 緒論:一段與部落相遇之「真實」記憶背後
第二章 以媒介為視角的理論關懷
第三章 方法論再思考與研究架構
第四章 螢幕記憶的媒介化分析
第五章 媒介化交織下的部落口語文化
第六章 去疆界後的召喚與重構
第七章 雲端的智慧3
註釋
參考書目
附錄
Qalang Smangus公約
司馬庫斯族人深度訪談對象(2016年)
《司馬庫斯》A Year In The Clouds(2011)國際得獎/入圍紀錄
司馬庫斯部落媒介化歷程
司馬庫斯幼兒園文化課程規劃
序
書寫這份論文,人生正遭遇一段非常艱難的時刻。如今能夠順利完成,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翁秀琪老師溫柔而堅定的督促與鼓勵。論文初稿交出後,一個週末的午後,在南下返鄉途中,收到老師評語,當時我坐在車上急切地用手機讀著滿滿兩頁的建議,有誇獎、有指正,開頭寫著:「這是一本寫得非常好的論文,閱讀時,可以感覺作者是用生命在書寫它的。它既是一本學術論文,也是作者個人生命實踐的真實紀錄。」霎那間心中的忐忑化為淚水,深深感動於老師的理解與肯定,以及多年伴我學習成長的知遇之恩。
七年多前因為拍攝《司馬庫斯》紀錄片,與部落結下不解之緣。也從跨文化的遭遇而來的反思,我提出報考博士班的研究題目,邁出學術探問的起點,也導向此次書寫的終點。在博士班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撿拾珠子,串起這段既屬學術、又是個人生命的內在深層對話。越接近寫完的時候,竟然越覺不捨;捨不得過去專注在學術思維中的每一個日子、捨不得博班相識的老師與同學、捨不得在部落一起流汗工作的時光。但凡此種種,都留在這本論文之中。
感謝我的口試委員們:黃鈴媚老師、夏春祥老師、方念萱老師與唐士哲老師,您們給予寶貴指導意見,使得本文論述得以更完整。感謝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每一位教導過我的老師們,帶我發現並領略知識的豐富與多元。
我是如此幸運,得在翁老師到世新大學任教之後,成為她的學生。修習所開的每一堂課、參加讀書會,也接受她對論文高規格的「鞭策」。原本不擅於學術抽象思考的我,一步步揣摩著達到要求:研究不僅要創新,還要成為一種美學。記得在「質化研究」期末論文提案屢屢不過的困境中,老師在白板上寫下「mediatization」這個連字典都查不到的英文字,從此我認識了媒介化研究,並且探索地跨入此一嶄新領域。翁師對於新思想與新觀念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是我一生的榜樣。這本論文當然達不到她最高標的期待,但是我會繼續努力。
感謝蕭旭智老師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願意陪我聊天,以及從大腦的「社會學知識庫」丟出每一個思考線索,對我助益良多。還有黃順星老師一直默默關心,甚至主動幫我借書,淡淡地說:「妳或許用得上」,讓我感受到濃濃的溫暖與力量。
更感謝司馬庫斯部落多年來待我如同家人,Tgbil與Pinas願意隨時打開大門接待我,Lahuy與Uli的新家與書房讓我享受「五星級」無敵山景的研究環境。
Masay頭目、mama Ikit、Yuraw長老、Ikwang長老、Amin長老、Batu長老;帶著我一起工作婦女如Emi大姐、Lawa、Kyomi、Umaw、Atay、Buku、Ciwas??;還有我山上的Yaya以及Yarah牧師與Sayun師母等等無法一一提名的族人們,謝謝你們無私地跟我分享過往的歷史與故事,接納我一同身體力行合作共生的實踐。這段在田野學習中的日子,感受既深且多,隱約理解到如何在客觀、主觀中,讓知覺在兩端之間航行的美好功課。如泰雅語所說的ungat k' kyalang(好得無話可說了),所經歷的一切實在難以盡述。這本論文也不只為著學術目的,而是一種來自部落的付託。希望已經回到天上的Icyeh頭目知道我寫完了能夠很開心。
感謝我的家人們,特別是丈夫宗顯以及愛女張涵的長久體諒、支持與包容。謝謝親愛的爸爸與媽媽活得越來越健康,以及弟妹們在我忙於學業不能回家照顧時的相挺與承擔。
感謝公共電視國際部願意提供《司馬庫斯》拍攝過程的所有素材,讓這部影片得以「再生產」,延伸知識公共化的新可能。
最大的感謝歸於最愛的主耶穌,以及弟兄姊妹們的扶持與代禱。這是我深處信心與能力的來源。如使徒保羅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賽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提後四:7)近六年的博士班生活何其豐碩,謝謝與我同行以及幫助過我的所有人。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3*17
頁數:240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作者:曹琬凌
追蹤
- 出版社:五南
出版社追蹤
- 出版日:2017/7/10
- ISBN:9789571191881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