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博客來e-coupon 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 (第五版)



博客來e-coupon

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 (第五版)





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 (第五版) 評價



網友滿意度:



看書是一個最快增加"經驗"和"想法"的方式

你想過的、不曾想過的,

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把不一樣的體驗分享給大家

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的原因~

但是讀書真的不能挑食,偶爾各式各樣的書

都要稍微看一下,才不會說在些關鍵時刻

缺了判斷的依據或概念>_
像是這次看了覺得很有收穫的

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 (第五版)

就會是我想推薦給大家的書~

不知道就偏好而言看官喜不喜歡呢?

畢竟也要有愛才能把書看下去嘛!XD

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

加入@Line粉絲團就能夠輕鬆拿~

推給大家試試看囉;)



小鴨 博客來e-coupon傳送門

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 (第五版)



本週熱銷商品:





哲學散步







古希臘的人學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 (第五版)》



    本書不同於坊間的作文參考書,而是針對學習者最欠缺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材料,做為重點訴求,將經典中的文史知識作系統而深入的介紹,之後才教導如何運用這些文史資料作出一篇有結構、有系統、又有內涵的好文章。──東吳大學中文系羅麗容教授

    不特寫字宜摹仿古人間架,即作文亦宜摹仿古人間架──曾國藩

    學習,從摹仿開始,但不是抄襲。

    隨書附有歷屆國家考試公文試題分類(90年-105年)

















    • 作者介紹







      李智平

      ■現職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專任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進修部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文學博士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文學碩士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文學士

      ■經歷

      東吳大學、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各級國語文競賽評審、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主題計畫博士培育員、兼任研究助理

      ■授課

      講授有關「國家考試作文」寫作方法十餘年,並曾開設「史記」、「老子」、「論文實務」、「公文實務」、「唐宋文研讀」、「閱讀與寫作」、「大學國文」......等相關課程。

      ■研究領域

      學術史、中國哲學史、語文教學

      ■專書

      《顏元李塨論語解經思想研究》(碩士論文,花木蘭出版社)

      《第一代現代新儒家馬一浮的「義理學」:在傳統與轉型之間――一個學術史的分析》(博士論文,付梓中)

      《警專國文選》(主編,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出版社)

      ■學術論文

      〈老子與黃帝四經對「知」的態度淺析〉

      〈義利之辨:左傳中義例概念的實踐與應用〉

      〈復反之道:老子與剝、復二卦詮釋視域的比較〉

      〈論「王霸之辨」:黃帝四經與春秋繁露詮釋視域之比較〉

      〈聖人名實的轉移:從老子到黃帝四經的觀察〉

      〈援佛入老以佛解老――試析馬一浮老子注義理體系的建構〉

      〈從「史學」到「義理學」:馬一浮六藝論對章學誠六經皆史的傳承與質變〉

      〈論馬一浮與熊十力學術理念之異同――從「學術史」延伸出的思考面向〉

      〈在「哲學範疇」到「社會實踐」之間――從傳統古籍反思警察文化之研究〉......

      ■教學論文

      〈作文面面觀:漫談勵志散文與論說文的不同〉

      〈談中文寫作「贅字贅句」與「我手寫我口」的問題成因與解決之道〉

      〈現代論說文的教學實踐――以文體、結構概念,以及例證為中心的討論〉

      〈合作教學法的教案設計與教師角色定位――以大學國文課程為例〉

      〈如何經營一場好演講――口語表達的教學方法與實踐〉......

















    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 (第五版)-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 蟲文鳥篆應有價,不信文風喚不回 (3)

      一種值得推薦的作文教學法/羅麗容

      寫在書前 (7)

      再版序 (15)

      全書大綱 1

      PART 1 個人修養與知識提升

      第一章 人生哲理類 4

      第一節 話說類型 4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5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5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31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1

      一、奇文共賞 31

      二、評析討論 33

      三、第一錦囊:面面俱到的「三W結構」 34

      第二章 品德修養類 37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7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43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57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68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69

      一、奇文共賞 69

      二、評析討論 71

      三、第二錦囊:論兩造關係的「雙軌題」 72

      第三章 讀書學習類 75

      第一節 話說類型 75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76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93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97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98

      一、奇文共賞 98

      二、評析討論 100

      三、第三錦囊:需拓延增量的「單軌題」 101

      第四章 理想立志類 103

      第一節 話說類型 103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104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118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124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124

      一、奇文共賞 124

      二、評析討論 127

      三、第四錦囊:「議題時事例」與「學理例」 128

      PART 2 處世態度與社會教化

      第五章 待人處世類 134

      第一節 話說類型 134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136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150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159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160

      一、奇文共賞 160

      二、評析討論 162

      三、第五錦囊:需凝練聚焦的「多軌題」(一) 164

      第六章 安邦治國類 165

      第一節 話說類型 165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166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180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186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187

      一、奇文共賞(一) 187

      二、評析討論(一) 189

      三、奇文共賞(二) 191

      四、評析討論(二) 193

      五、第六錦囊:需凝練聚焦的「多軌題」(二) 194

      第七章 公權人權類 196

      第一節 話說類型 196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197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08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19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19

      一、奇文共賞 219

      二、評析討論 222

      三、第七錦囊:前人智慧下的「歷史例」 223

      第八章 徵拔人才類 225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25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226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40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43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44

      一、奇文共賞 244

      二、評析討論 246

      三、第八錦囊:縝密思考的「依點論述」 247

      第九章 工作休閒類 250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50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251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60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63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63

      一、奇文共賞 263

      二、評析討論 266

      三、第九錦囊:總結與延伸式的「結語」 267

      第十章 環境教化類 270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70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271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282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289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290

      一、奇文共賞 290

      二、評析討論 292

      三、第十錦囊:部分否定的「論述態度」 293

      PART 3 感物生情與情景交融

      第十一章 時空記敘類 296

      第一節 話說類型 296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300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314

      第四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15

      一、奇文共賞 315

      二、評析討論 317

      三、第十一錦囊:引導命題的釋題方法 318

      第十二章 感情抒發類 321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21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323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337

      第四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39

      一、奇文共賞 339

      二、評析討論 342

      三、第十二錦囊:毋再勸世勵志唱高調 343

      PART 4 經驗分享與學以致用紫晶洞放臥室

      第十三章 經驗分享類 346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46

      第二節 考古大觀園 349

      第三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62

      一、奇文共賞 362

      二、評析討論 365

      三、第十三錦囊:避忌出現的「例證種類」 367

      第十四章 專業知能類 369

      第一節 話說類型 369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370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381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398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398

      一、奇文共賞 398

      二、評析討論 401

      三、第十四錦囊:論說文如何「引經據典」 402

      第十五章 綜合融通類 403

      第一節 話說類型 403

      第二節 名言典故集錦 405

      第三節 考古大觀園 416

      第四節 追蹤執行力 419

      第五節 奇文共賞與評析討論 419

      一、奇文共賞(一) 419

      二、評析討論(一) 422

      三、奇文共賞(二) 423

      四、評析討論(二) 425

      五、第十五錦囊:正向負向的「平行論證」 427

      附錄1:15種作文類型之簡明題解 429

      附錄2: 高級中學「國文」從95暫綱、98課綱,到101新課綱之基本文言文選 430

      附錄3:105年國家考試作文試題分類

      附錄4:歷屆國家考試公文試題分類(90年-104年)



















    推薦序

    蟲文鳥篆應有價,不信文風喚不回──

    一種值得推薦的作文教學法

    與李智平在東吳大學中文系結下師生緣迄今,忽忽已踰十餘載,眼見智平由青澀中稍帶叛逆的大學生,到現在穩重自持、好古敏求之博士生,並且在大學裡兼任講師,心中懷有無比的欣慰。智平唸了碩、博士班後的研究領域與我不同,所以他並非我的導生,但是我們師生在這十幾年間的聯繫卻頗為頻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都重視青少年的語文教育。語文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作文,這件事與年輕人的人文素養息息相關,也是國家興衰的命脈之一,絕不允許忽視。所以我們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與努力,十幾年來也累積了一些共同的心得與成果。

    民國八十九年八月教育部公布二年制技術學院招生入學考試廢掉國文作文,只考測驗題的消息,輿論一片譁然,然而也改變不了任何事實,我在憂心語文教育的命脈會被摧毀之餘,該年八月十日也在《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發表〈二技國文科為何不考作文〉一文,以抒憤懣之氣,原文如下:九十年度開始,全國二年制技術學院首次採用考招分離之招生制度,共考四科,合計四百分,正慶幸國文、英文等文科,第一次可以揚眉吐氣的與技職體系的專業科目平分秋色,各佔四分之一的時候(之前是考四科共七百分,國文、英文各佔一百分),沒想到居然又傳出國文以測驗題為主,不考作文的消息。筆者空歡喜一場之餘,覺得寧可回到從前只佔七分之一而考作文之情況。主導技職考試之官員並沒有說明為何不考作文之原因,但是用心揣測,不難明白,不外乎有人抱怨,作文並無標準答案,評分方面易因閱卷者之自由心證,而造成給分不公平的現象。行文至此,筆者不由擲筆長嘆,又是一個典型的因噎廢食之社會畸形心態。我們的社會,人文素養之高度缺乏,大家有目共睹,已經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

    從前筆者參與過許多大型考試之作文閱卷工作,但是現在除非有特殊因素非去不可,早已經洗手不幹了。不是老邁,非因心虛,只是傷懷。因為我們的莘莘學子,學了好多年的本土外國文化,只能在作文上談國父十次革命,終於在第十一次成功了;或者蔣公小時候受到家門前小河流裡小魚兒的刺激,才如此偉大!再不然就談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華盛頓砍倒櫻桃樹的事,博學一點的會提到蜘蛛結網(其實蜘蛛不結網要幹嘛?大家何曾看過一隻閒逛的蜘蛛?)、羔羊跪乳(高度問題?)等例子,卻罕見文中提及任何一本好書的書名,任何一個孫中山、蔣介石以外人物的嘉言懿行,或者任何一種完整的思想。

    有一次作文題目是類似於「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或者「一本書的啟示」之類,要考生談讀書心得的文章,雀屏中選、票數最高的風雲書居然是《三民主義》,其次是《汪洋中的一條船》;不久的將來,再有類似考題出現,筆者推測,風雲書當會是賴東進的《乞丐囡仔》;這一切現象,在在說明了我們造就出來的學生,是處於缺乏人文素養的貧血狀況,以及社會上一窩蜂的湊熱鬧現象,然而這些都還是在要考作文的情況下,考生使盡吃奶力氣所寫出內容雖貧乏、文筆還算清楚的作品。筆者不敢想像,一旦取消作文之後,我們的莘莘學子還會不會明瞭天底下還需要拿筆寫文章這件事。一種健全的人文教育底下,要教會學生除了勇於發言之外,還要勤於握筆,我們的人文教育方法所造就的學生,除了公開場合怯於發言之外,還懼於握筆,能不說就不說,能不寫就不寫,所以我們大部分的年輕人,文筆真的很差,所知道的有內涵的東西真的很少,能夠少寫錯別字的人實在也不多,但是只要考試還考作文,考生至少知道自己的缺點所在,而有所慚愧、有所警惕,如此至少還有進步的空間,否則,這種每況愈下的作文程度,就不知要伊於胡底了。

    考不考作文,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沒有標準答案,評分公不公平的事,事實上茲事體大,我們絕不能因為它可能造成不公平而廢了它,更何況,漫漫人生,有幾樣事是有標準答案,而可以論斤論兩測得出來的呢?

    事隔十數年,重讀此文,發現自己雖然有點見解、充滿熱情,但是並沒有將問題的根源點出來,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國家主事者的官員,從上到下,沒有人重視作文?為什麼?這才是病根的所在!

    當今社會科技掛帥,自然科學優先的觀念,充斥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人文素養相對缺乏,科技改造世界的態度一向被戲稱為「怨天尤人」,因為不滿意「天」,所以要征服自然;因為不滿意「人」,所以要改造他人;這種氛圍下,很少教育孩子們「反躬自省」─認識自己的心靈,掌控自己的行為;所以儘管科技發達,但是長期以來漠視人文教育的結果,使得人我之間、物我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得不到解答。語文教育本來是人文素養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解決這種矛盾的最佳契機,但是因為它們不具備有立竿見影的功效,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薰陶與醞釀,所謂的「日日孳息」,才能有一丁點的進步,所以在這充滿速食文化的社會裡,也就更加的不被重視了。年輕人不會電腦、不會英文,可能影響就業,但是他們若是國語文程度低劣、錯別字連篇、口中講不出幾個成語,卻被這個社會認為「合情合理」,只因為司空見慣。面對這種現象,我們學人文科學的更應該深切反省,就算不能力挽狂瀾,也要讓社會大眾明瞭,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在教育的領域中是同等重要的,前者在使人「知物」,後者在使人「知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知人」還應該放在「知物」的前面。因為一個人從學習本國文字開始,到逐漸閱讀本國文化之經典,受其啟發影響,感同身受,必能有所覺醒,自知之後,必能自省,之後不論身體力行或抒發成文,都能成為自己的人文素養,具此素養,無論從事任何方面的學習(當然包括自然科學),都能及時進入狀況,巧思泉湧,不借苦想;其光融融,不借外求。

    反觀今天我們的人文教育之所以看不出績效,其原因就在於老師與學生都缺少本國文化經典的薰陶,也沒有身體力行的真功夫,更沒有抒發成文的內涵,學生在學習階段僅憑一己之偏,構思出的文章與見解,往往粗糙淺薄、不知思想與內容為何物?長此以往,學生求學過程若再沒有別的學習因緣,則免不了成為一個沒有人文素養的俗物而已。然而我們的官員、老師、家長、社會人士,覺悟者少,執迷者多,在這種情況下要談學習作文章的蹊徑,等同於緣木求魚!

    智平對於以上所述,惡劣的作文學習環境,知之甚詳,但是他拿出一個年輕人該有的衝勁與理想,不計一切的想要改變這個幾乎是無法改變的狀況,所以從他踏上大學講台開始,就全力投入這個工作,這期間包括努力認真的批改學生的作文、利用課堂時間增進他們的文史知識,到現在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要出版一本有關於如何寫作文的專書,在在都可證明他這些年來的付出。這本書的內容,絕對不是傳統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人云亦云,而是要學習者從根本做起,先充實自身的內涵,一個人假使腹笥甚窘,就如同蜜蜂沒有採蜜一般,如何能釀出蜂蜜呢?如何能文思泉湧、寫出有意義的文章呢?所以智平的這本書不同於坊間的作文參考書,而是針對學習者最欠缺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材料,做為重點訴求,將經典中的文史知識作系統而深入的介紹,之後才教導如何運用這些文史資料作出一篇有結構、有系統、又有內涵的好文章。有關此點,讀者可以在閱讀本書後一一發現,不用我在這裡喋喋不休、浪費筆墨了。

    就一個過來人的角度來看,我從年輕到白頭,為年輕人「寫作文」所做的付出,所出版的相關書籍,這一切的心血,智平都看在眼裡,如今他能挺身而出,繼續在這條寂寞的道路上踽踽而行,古代志士「任重道遠」的感慨,油然的自我心中緩緩昇起,其實,我真正想告訴智平的是:這段路還很長、很有得走呢!



    羅麗容

    謹誌於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2013年仲秋

    寫在書前

    寫作很難?

    寫作很難,這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長久以往,總是將「寫作課」附屬於國文課之下,未曾獨立教學。既少了文體、文類的觀念,更缺乏寫作方法的建構,以至於章法結構混亂,構思內容空洞,文句啼笑皆非。於是,寫作成為心中的痛。

    寫作是人際溝通的重要管道,平日生活中的記敘、抒情;應對進退的書信、公文、自傳、簡報??之應用文書;論辨、說明的論說文,到專業報告、論文,無不屬於此範疇,實是身為現代知識分子必備的基礎技能,不容小覷。

    從各類升學考,國中升高中,大專院校、碩博士班入學考;再到職場應聘的自傳履歷,也都看重寫作能力;國家考試的作文,動輒占國文考科的六十分到七十分,「專業科目」得分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作文足以撼動金榜題名的關鍵,然而,沒有設限的出題方向,根本無從準備起,只能徒呼負負。

    教授寫作的過程中,常看到這些無奈,或產生一種自棄觀念,認為寫出好文章是天賦,是少數人,如:作家們與生俱來的本事。給自己安慰後,寫不好成了理所當然,到最後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將所有寫作概然等同,無論怎樣出題,反正「萬變不離其宗」,回應方式就這麼一種,自然無法得到青睞。

    寫作真的難嗎?不諱言說:「難」。難在缺乏概念,沒有準備。而本書就解決這難題,提出寫作概念、提供準備材料的方法,化簡御繁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3*17
    頁數:464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李智平

    追蹤











  • 出版社:五南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7/2/25








  • ISBN:9789571190655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國家考試作文--得分技巧及寫作要領 (第五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droeym17m 的頭像
    pedroeym17m

    綺風的輕鬆購物清單

    pedroeym17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